华为从当初的只有十几个人的小公司成长为如今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20多万员工的大型企业,其中离不开任正非的英明领导。
了解过华为的都知道,华为是人才资源集中型的企业,它汇集了全世界顶尖的科学家等高尖端人才,华为是中国最早将人才作为战略性资源的企业,从华为诞生之初,他们给的工资都是高于同行业其他人的。
舍得给钱并不是唯一的原因。

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华为凝聚20万知识分子的12条观点:
1、给火车头加满油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而“给火车头加满油”意为:要按价值贡献,拉升人才之间的差距,让火车跑得更快。
不能按管辖面来评价人才的待遇体系,一定要按贡献和责任结果,以及他们在此基础上的奋斗精神。这充分体现了华为公司的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的导向,向优秀的奋斗者倾斜,给火车头加满油,让千里马跑起来,让奋斗者分享胜利的果实,让惰怠者感受到末位淘汰的压力。
任正非说:“有成效的奋斗者是公司事业的中坚,是我们前进路上的火车头、千里马。我们要让火车头、千里马跑起来,促进对后面队伍的影响;我们要使公司15万优秀员工组成的队伍生机勃勃,英姿风发,你追我赶。”

2、狼狈组织
有一个成语叫“狼狈为奸”,是贬义词,但是如果你站在客观的角度上来看,你会发现,狼狈合作是一种非常聪明的选择。
狼有敏锐的嗅觉,团队合作的精神,狈很聪明,前腿短,不能独立作战。
结合职场:狈地聪明才智、策划能力以及细心的品质,适合做市场的后方平台,帮助做表叔、网规、行政服务……
不要一提到狼性,就想到加班加点,拼大力,出苦命,那样不聪明,是无法做到狼狈组织的。

3、猛将必起于卒伍,宰相必发于州郡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是一句名言,这两句用于强调国家的文臣武将,特别是选拔高层的官员和将领,一定要从有基层实际工作经验的人中选拔。否则处理政务,领兵作战就可能是纸上谈兵,耽误国家大事。出自东周·战国时期韩非 《韩非子·显学》,这是韩非选拔官员的名言。
任正非指出:“要从各级组织中选拔一些敢于坚持原则、善于坚持原则的员工,在行使弹劾、否决权中,有成功经验的员工,通过后备队的培养、筛选,走上各级管理岗位。”
“现代化作战要训战结合,干部要以基层实践经验为任职资格,'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

4、不要做田忌赛马
田忌赛马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主要讲齐国的大将军与齐威王赛马,但是他的马并不占优势,但是田忌通过调整赛马的顺序而反败为胜的故事。
任正非认为华为不能搞田忌赛马这一套,不能因为自身整体实力不足,仅靠调整部署来取得一两次胜利,华为必须要持续性的胜利。
因此华为要加大对人才的投入,要容得下世界级的人才。
5、不要忽视“歪瓜裂枣”
歪瓜裂枣本意指的是“外貌丑陋的人或物”,但是外貌丑就一定意味着内在也不行吗?
有些长得不圆的西瓜,虽然丑,反而比正常的西瓜还要甜。
任正非把华为公司里一些“歪才”、“怪才”比喻成“歪瓜裂枣”,即那些绩效不错,但在某些方面不遵从公司规章的人,尤其是一些技术专家,都有着特别的个性和习惯。
任正非说:“公司要宽容 '歪瓜裂枣’的奇思异想,以前一说歪瓜裂枣,就把'裂’写成劣等的'劣’。你们搞错了,枣是裂得最甜,瓜是歪的最甜,他们虽然不被大家看好,但我们从战略眼光上看好这些人。”
领导者在带领团队的时候要合理地评价这些特别的人才,让他们真正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并获得对应的回报。

6、少将连长
在任正非近年的不少讲话中,多次提到“少将连长”这个词,他说:“少将有两种,一是少将同志当了连长,二是连长配了个少将衔。”
第一,是高级干部下到基层一线,当基层主管,带小团队冲锋陷阵,充当尖兵,充分发挥老干部的优势。
第二,“连长配了个少将衔”,就是提高一线人员的级别,一线基层主管、骨干因为优秀而被破格提拔,职级、待遇等等达到了很高的水准,这样,就会引导优秀人才到一线、长期奋斗,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
7、二两大烟土
“烟土”,指未经熬制的鸦片。早年的电影中经常有这样的场景:国民党军队在冲锋的时候,只要长官一喊:冲上去给二两大烟土,当兵的立时就跟打了鸡血一样斗志昂扬。如果喊给三两大烟土,那是连命都不要了。
任正非在2014年人力资源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中提到:跑到最前面的人,就要给他“二两大烟土”。意思是公司里绩效好、表现突出的员工,都应获得良好、及时的回报(物质和非物质激励)。

8“之”字形成长
任正非说,干部和人才不流动就会出现板结,会让机关和现场脱节,如果形成阶级,华为迟早会分裂。
所以他一直强调干部和人才的流动,并要求片联不拘一格地从有成功实践经验的人中选拔优秀专家及干部;推动优秀的、有视野的、意志坚强的、品格好的干部走向“之”字形成长的道路,培养大量的将帅团队。
9、重装旅与陆战队
任正非说:“我们借用'重装旅’的概念来描述地区部与代表处的关系。例如:海军陆战队在沙滩撕开一个口子,但它在纵深上是展不开的,因为它没有这么多能力,但它不撕开一个口子,重装部队是登陆不上去的。没有重装部队的投入,阵地是守不住,也扩展不了的。”
10从零起飞奖
2013年市场大会“优秀小国表彰会 ”上,任正非给徐文伟、张平安、陈军、余承东、万飚颁发了一项特殊的表彰——“从零起飞奖”。这些获奖的人员2012年年终奖金为“零”。
2012年,他们的团队经历奋勇拼搏,虽然取得重大突破,但结果并不如人意。于是,这些团队的负责人在这里践行当初“不达底线目标,团队负责人零奖金”的承诺。

11板凳要坐十年冷
这句话出自南京大学一位教授的对联:“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意思是要专心致志做学问,不慕荣誉,不去追求名利,甘于寂寞,只要坚持自己的学术方向,不怕别人不重视。
12喜马拉雅山的水为什么不能流入亚马逊河
任正非用喜玛拉雅山的水流入亚马逊河比喻在零距离的互联网时代,干部是可以流动的,一个地区成功了,抽调干部去另一个地区支持那里的战斗,让成功经验在全球范围内高效复制和推广。
华为公司知识管理负责人谭新德提出:“华为公司最大的浪费就是经验和人才的浪费。如果能让公司辛苦培养起来的干部流动起来,把好的经验传递下去,公司无论管理还是经营上都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如果你想解决如下这些问题
如何提升企业人效、四个人干五个人的事?如何解决制度执行力难的问题?如何解决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如何激励员工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如何用积分解决质量的问题?如何解决员工服务态度的问题?如何解决员工不愿意加班、值班的问题?如何解决设备管理问题?如何解决目标管理的问题?如何解决创新的问题?如何才能让业务、订单、工期按时完成?如何解决员工不愿意学习,成长的问题?如何解决销售的问题?欠款收不回来怎么办?员工在公司混日子怎么办?分外事没人愿意做怎么办?公司对先进员工不在乎怎么办?如何解决管理人员不作为的问题?公司浪费严重怎么办?细节如何管理?老板有事不在公司如何管理?优秀员工要离职怎么办?股东之间闹矛盾怎么办?如何快速招人?如何横向建立人才梯队、纵向复制人才?如何做好试用期管理?27、如何做好人才有效配置?如何用好员工管理工具?如何让员工的能力快速提升?30、员工的绩效要如何考核?留人的+大常用方法?股权激励应该如何做?建议你推行积分制管理积分制管理是一种通过把员工在公司里面做人和做事两方面用积分进行量化考核,员工在公司里面做事越多,所得的积分就越高,最终根据员工当月所得的积分决定当月员工拿到手的钱有多少,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公司的整体业绩,达到让公司利润倍增的目的。

为什么员工会愿意去多做事情挣积分呢?
很简单,我们把积分跟员工的工资收入、升职加薪、福利津贴、评优、甚至是公司的股权、分红等切身利益进行挂钩,只要员工积分达到了对应的条件,他就可以享受到对应的福利和好处。
员工在公司里面,想要多挣积分,就得多做事,而多做事,就等于给公司带来了更多的效益,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在积分制管理里面,真正打破了平均主义,员工不再拿固定工资,而是根据自己的表现,每月挣到的积分多劳多得,让愿意为公司拼命工作的人得到更多,让偷奸耍滑,浑水摸鱼的人得到更少,甚至是没有,进一步筛选人才,优化人才,这样你的公司就会做起来了。

为什么员工摸鱼,因为没有好处,你说谁来搬个东西,其实没有人愿意做,大家都假装看不见,如果你指定一个人的话,他也是不情愿的,碍于工作,只能上前帮忙。
如果你说,谁帮我搬这个东西我奖励他100块,相信很多人争着去做,但是这个方法是不可行的,考虑成本问题,搬个东西无法给企业创造价值,但是企业却为这个行为支付报酬,但企业又想不支付报酬的同时也有人自愿来做这件事情,那么我们就可以导入积分制管理。
比如说员工主动搬东西,那么这个员工就可以得到20B分,为公司减少成本获得10B分,提意见+20B分,协助同事+30B分,开会第一个到+10B分,会上分享自己的经验+20B分等等,员工对公司有利的行为都可以加分,让员工养成习惯。

其实积分还有很多的用处,可以用在量化工作上,也可以用在考核做人上,每一家企业的情况不一样,需求就不一样,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的相关内容,我这里有一份我们去落地多年来总结出的经验和笔记汇总。



你可以点击链接领取积分制管理资料回去深入学习一下。
声明:文中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