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软件 → 如何找到归属感(如何找到归属感?)

如何找到归属感(如何找到归属感?)

来源:小编 | 更新时间:2022-09-05 02:48:37
如何找到归属感(如何找到归属感?)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那么人际关系的“终点”在哪里呢?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的“终点”是“共同体感觉”。

什么叫做共同体感觉呢?如果你生活在某个环境范围内,你能和这个环境范围内的人和谐相处,他们都是你的伙伴。你感觉到你在这个环境范围内有一席之地,并且你认为你能够为这个环境做出贡献。这就是“共同体感觉”。


阿德勒心理学上提出的“共同体”并不只是家庭、学校、公司或者社会等之类的具体有边界的范围,它是包括了国家、人类甚至是动植物非生物等一切存在。从空间来说,它并不仅仅只包括了现在,它包括过去和未来。

我们属于共同体的一员,我们和其他人是伙伴。我们在这个共同体中能感觉到“我可以在这里”,从而获得归属感。这是人的基本诉求。无论是学业、事业、交友、恋爱还是结婚等,其实都与追求归属感紧紧相关。


我们是自己人生的主人,但我们同样是共同体的一员,是整体的一部分。我们虽然是自己的主人,但我们并不是世界的中心。只在乎自己的人往往会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他们觉得自己是最重要的,其他人只是“为我服务的人”,并且认为其他人要优先考虑自己的感受,全世界都应该围着自己转。他们在接触任何一个人的时候首先想到的都是:“你可以给我提供什么?”

他们觉得自己就像是王子和公主一样,身边的人都是仆人,都要为自己服务。这样的人从“人生的中心”越位到了“世界的中心”。但他们终究不是王子和公主,因为不是每个人都会满足你的需求,别人并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着。当他们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他们会感到非常失望,甚至会因为别人没有满足自己的需求而觉得受到了屈辱。他们会觉得“那个人什么都没有为我做”或者“那个人没有满足我的期待”,于是慢慢地把身边的人都看作是敌人,自然就不会有 “我可以在这里”的“共同体感觉”了。所以拥有这种“我是世界中心”的观念是非常不好的。


你只是你人生的主人公,并不是世界的主人公。例如在中国使用的世界地图中,中国位于中心位置,欧洲在其左侧,美洲在其右侧。每个国家的使用地图上都是以该国家为中心的。但是如果从地球仪来看这个世界的话,中国可以作为世界的中心,美国也可以作为世界的中心,日本还可以作为世界的中心。每一个国家都可以作为世界的中心,但同时每个国家又不是世界的中心。你就像是这些国家一样,你是共同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


我们都在寻找“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但是,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不是仅仅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的,它是需要通过积极地融入共同体中才能得到。因此,这需要我们不回避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问题,积极去面对人生课题。如果把自己看作是世界的中心,觉得其他人都是为自己服务的,自然就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共同体中,那么就无法获得“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

无论谁都不是世界的中心,谁都需要迈开脚步去面对人生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能够给我提供什么”,而是“我能给他什么”,这样才能真正参与到共同体中,获得“共同体感觉”。

只有自己付出了才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

热点资讯

CopyRight©2020-2030 www.100000whys.com